最近和几个朋友聊起买奢牌的事,挺有意思。其中一位说,她上个月在Burberry专柜试了件新款羊毛大衣,手感设计都很满意,但一看标价三万,最后默默放了回去。
没过几天,她又在唯品会刷到一件相似的款式,原价更贵甚至要三万七,却只用1折出头、不到4千块的价格就直接拿下了,看这“大漏”捡的,大家都说她太会过日子了。
(资料图片)
“不是正价买不起,而是打折更有性价比。”朋友这句自我调侃,无疑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大家的消费观念似乎都悄悄变了。
以前的他们买奢侈品,或许更追求“新款正价”带来的logo光环,但现在,明显更在意的是“到底值不值”。花更少的钱,买到同样的品质,这种精打细算带来的满足感,有时候甚至超过了物品本身。
就拿唯品会数据来说,今年1到9月,其奢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0%。双11期间,多个大牌表现尤为亮眼,其中EA7涨了38%,BALLY涨了35%,Burberry涨了22%,汤丽柏琦更是猛增60%。
包括贝恩咨询《2024奢侈品消费报告》中也指出,现在的消费者更愿意为“体验”和情绪价值买单了。同时,奢侈品消费进入性价比阶段,折扣店渠道已经成为很多人选购入门级奢侈品的首选。
当然,买奢侈品这类贵价东西,便宜是一回事,是否为正品?同样十分重要。毕竟年轻人只不过是不再愿意为单纯的“品牌溢价”买单,但对品质的追求,并没有一丝改变。
在这点上,奢侈品折扣行业也确实在进步。比如今年双11之前,唯品会的奢侈品仓库正式接入了中国中检的鉴真团队,这在行业内还是头一次见。
作为央企,国内整个鉴定行业,没有比中检更权威的第三方机构了。由他们专业的鉴定师交叉鉴定通过后才会上架销售,并出鉴定报告证书,随快递一起寄出,这种做法对消费者来说,确实令人十分心动。
说到底,奢侈品消费正在回归本质,正是当下特卖赛道悄然走红的原因所在。买奢侈品不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取悦自己;不再盲目追求昂贵,而是懂得选择值得。
现在的年轻人,活得很通透。他们知道,真正的品质生活不是挥金如土,而是该省省该花花。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用更合理的价格获得同样的享受,这种精明消费,反而是一种更高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