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部网络文学(网文)《第一次亲密接触》面世至今,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已达3000多万部。网络文学在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同时,正得到更多海外读者和平台的认可。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近日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亚洲传播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000余部,海外用户超过1.5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在亚洲海外市场,中国网文实体书出版超6000部,翻译作品数量超9000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阅文集团CEO、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副总裁侯晓楠在网络文学周开幕式上表示:“网络文学已经不只是中国的网络文学,更是世界的网络文学,无数作家以中国式想象,让上亿海外读者和我们的故事同悲喜、共命运,也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带向了世界。”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周志雄认为网络文学的时代价值凸显:“中国的网络文学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开放视野,广泛吸收电子游戏、动漫、电影的多种元素,在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在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之间兼容并蓄,讲述的是一种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网络小说,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产业的重要源头,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世界级的文学现象。”

网文出海渐成规模

近年来,网络文学作为大众创作、全民阅读的中国故事,呈现出Z世代读者作家崛起的新趋势,更因其对文学生产关系的结构性影响,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关注热点。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杜晓勤表示,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化的媒介创造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纸媒文学的写作、阅读与传播的方式。

同时,不断翻新的“脑洞”、超越经验的设定、精彩异常的创意……网络文学为世界、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时空想象。从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恢宏玄幻世界,到与二次元文化相联系的游戏设定,从元宇宙的构思,到对日常生活时空的重构,网络文学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已超出了既有的文学经验范畴。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89.3亿元,网络文学用户高达4.92亿人,网络文学作家数量逾2278万人。相当于在中国平均3个人中就有1个网络文学受众,每100人中就有1.5个网络文学作家。

而根据《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网络文学可划分为幻想、历史、现实三大类别,主要类型有10多种,细分类型超过200种,每天更新的文字达1.5亿字,足够让海内外读者遨游。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夏烈表示,不同地区读者的喜好确有不同。比如欧美读者更喜欢玄幻、奇幻类型;东南亚读者则更偏爱都市文、言情文。

“我读的第一部网络小说是《许你万丈光芒好》,2018年,我在网上看到了这部小说的推广,立刻就爱上了宁夕和陆霆骁的故事,也开始了我的追书之旅。”来自菲律宾的95后女孩KazzenIX表示。

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海外用户超过1.5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正是其中传播最广泛的地区,2022年中国网文在亚洲海外市场规模达16亿元,高于北美、欧洲等地区,约占全球市场的55%,其中东南亚约38%、其他亚洲地区约17%。

从传播态势看,网络文学在亚洲的传播总体上经历了5个阶段:中文发表出版阶段、翻译出版传播阶段、翻译在线传播阶段、IP开发阶段、建立海外生态阶段。主要以实体书出版、翻译在线传播、IP转化传播、建立本土生态、投资海外市场5种方式进行传播。

从读者和作者构成看,亚洲地区海外读者年龄多在35岁以下,95后群体是阅读主力军,占比超过一半。本科学历读者约占60%,女性读者约占60%。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读者占比80%以上。

越来越多海外读者通过阅读中国网文,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2022年,“中国”相关单词在评论中累计出现超15万次。在读者相关讨论中,提及最多的中国元素包括道家文化、美食、武侠、茶艺和熊猫等,提及率排名前五的中国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和杭州。

“小时候我通过看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包青天》认识中国,现在网络文学是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泰国OokbeeU阅读业务负责人皮波表示,“泰国每个月有10%的人在我们平台追网络小说。”

如今,海外读者开始不满足于看。他们开始创作。尤其新冠疫情三年的相对“封闭”生活,给了他们大量时间。目前,各大中国网文平台培养海外的60余万名作者,创作了外语作品数十万部,中国网文实现了从文本到运营模式的输出。根据报告,亚洲地区本土化写作的海外作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至40岁之间,以80后群体为主力,女性占比近70%。

网文IP生态出海

《盗墓笔记》《雪中悍刀行》《庆余年》《甄嬛传》等一大批网文已改编成影视、动漫等作品为大家所熟知。事实上,一部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通常可以完成从文字到漫画、动漫、游戏、有声、影视、综艺等全链路转化,实现“一鱼多吃”的商业模式,持续释放网络文学IP的势能。

《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网络文学日益成为影视、游戏、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源头,改编形式多样、精品迭出。目前60%的热播影视剧、约50%的上线动漫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而成,有声改编规模急速增长,网络文学IP有声授权近10万部,占IP授权总数的80%以上。

具体来看,2022年度播放量前10名的国产剧中,网络文学改编剧占7部,豆瓣口碑前10名的国产剧中,网络文学改编剧占5部。诸如《风吹半夏》《开端》《卿卿日常》《苍兰诀》《风起陇西》等表现突出。

重庆文学院院长张兵表示:“网络文学有很强的市场属性,凡是成功的作品都经过了市场检验,得到了广大读者认可。”

随着国内网文IP产业链的越发成熟,中国网文正在走向网文IP生态出海的新阶段。近日,IP改编动画电影《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官宣将于7月8日在日本上映,消息一经公布即登上日本Yahoo热搜第四。动画电影“未映先热”,背后是《全职高手》IP出海积累的受众基础。

《全职高手》是白金作家蝴蝶蓝创作的电竞题材网络小说,2011年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是中国网络文学史上第一部“千盟”作品(“盟主”是指在一本书上消费达1000元人民币的读者,“盟主”过千人的网络小说称为“千盟”),先后进行了出版、漫画、动画、动画大电影、网剧、舞台剧、游戏、周边衍生品改编,是目前业内改编形态最多的IP之一。

近两年,《赘婿》《斗罗大陆》《风起陇西》《卿卿日常》等网文IP剧集,先后登录YouTube、viki等欧美主流视频网站,在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侧面说明了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影响力和文化渗透率正在逐步攀升。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对中国文化和故事感兴趣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国内外入局的资本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推助中国网文出海规模化、高效化的大环境因素。

“读了那么多小说,很想去中国的大都市和乡村旅行。”通过阅读中国网文,海外读者正在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越来越多的老外在阅读中国网文之后,开始对中国燃起探索的好奇,他们想来到中国的都市和乡村,走进小说的情节和氛围里。

不过虽然近些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出海”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仍然存在题材类型单一、情节老套、缺少统筹规划、翻译能力不足、海外维权困难、传播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有待改进和提升。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从“作品出海”到“模式出海”“文化出海”,网络文学正在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推荐内容